何謂槓杆外匯交易
1 ) 槓杆作用:
一般外匯交易是以槓杆買賣,以四兩搏千斤模式進行。
以5% 孖展比率為例,你只需要將一定的金額作為保證金抵押,匯商便可將你的保證金放大二十倍的額度操作,讓你更靈活地運用資金。
尚若你有US$5,000在戶囗, 你可交易的額度便是:
US$5,000x20=USD 100,000
孖展計算方程式
如果你的保證金比率低於5%,表示你的持倉已超出淨可使用資金二十倍,你便不能再開新單。
淨可使用資金 = 資金結餘-所持倉贏虧-保證金要求
如果你的保證金比率低於3 %,你會收到追繳保證金通知。
如果你的保證金比率低於0.3%,你會被要求平掉所有未平倉合約。
盈虧計算方法
例子 ( 一 ) :實貨買賣
假設你的外幣戶囗有存款:USD 5,000
而你預期日圓匯價將會上升,你可以把戶囗的美元兌成日圓。
假設 USD/JPY @ 108.00 (即 1 美元能兌換108日圓)
USD 5,000 就可兌成 540,000
未幾,日圓匯價上升至 105.00,你的盈利將會:
540,000/105.00 = USD 5,142.86
你賺了142.86美元
倘若你加入了槓杆效應,你的盈利亭亦相應增20倍,變成2,857.14美元。
當然如你處理不洽當,你的風險亦相應增加20倍。
Read more...
外匯市場是參與者把一種貨幣兌換成另一種貨幣,而兌換價即為“匯率”。
Read more...
保證金(Margin)保證金是作為抵押品使用。
它能使交易者以槓桿形式利用資金的一部分作交易使用。
在股票市場內,一般的保證金為50%,這意味著投資者有雙倍的購買力。
而在外匯市場中,槓桿率則為1% 至2%,這使得投資者以高槓桿率進行活躍的交易。
Read more...
投資外匯的優點
24小時交易,隨時可買賣,
不受地區與時差限制 可用保證金交易,以少量資金,達到最大效益
外匯是雙邊買賣,例如:在美元下跌時,可買入其他貨幣,操作非常靈活
全球最大金融市場,成交為全球股市成交量總和的數倍,不易受人為操控,視為全球最公平的金融市場
可設多種買賣指示,操作便利且有效控制風險,如可預先設定進場價位及停損單,達到控制風險與獲利的保障
能輕易掌握利潤與虧損的幅度,風險容易控制,不會因沒有買家或賣家承接而招致更大的損失或不能獲利平倉
買賣差價小,成本低廉變現容易,資金調度靈活
Read more...
全球主要外匯市場:
世界上大約有30多個主要的外匯市場,它們遍佈於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國家和地區。
根據傳統的地域劃分,可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等三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有歐洲的倫敦、法蘭克福、蘇黎世和巴黎,美洲的紐約和洛杉磯,澳洲的悉尼,亞洲的東京、新加坡和香港等。
一個中心每天營業結束後,就把訂單傳遞到別的中心, 有時就為下一市場的開盤定下了基調。這些外匯市場以其所在的城市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由於所處的時區不同,各外匯市場在營業時間上此開彼關,相跟著掛牌營業,它們相互之間通過先進的通訊設備和計算機網絡連成一體,市場的參與者可以在世界各地進行交易,外匯資金流動順暢,市場間的匯率差異極小,形成了全球一體化運作、全天候運行的統一的國際外匯市場。
Read more...
世界上最悠久的國際金融中心 :倫敦
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全世界最早的。
早在一次大戰之前,倫敦外匯市場已初具規模。1979年10月,英國全面取消了外匯管制,倫敦外匯市場迅速發展起來。
在倫敦金融城中聚集了約600家銀行,幾乎所有的國際性大銀行都在此設有分支機構,大大活躍了倫敦市場的交易。
由於倫敦獨特的地理位置,地處兩大時區交匯處,連接著亞洲和北美市場,亞洲接近收市時倫敦正好開市,而其收市時,紐約正是一個工作日的開始,所以這段時間交投異常活躍,倫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對整個外匯市場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
Read more...
東京是亞洲地區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
在60年代以前日本實行嚴格的金融管制,1964年日本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元才被允許自由兌換,東京外匯市場開始逐步形成。
80年代以後,隨著日本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在國際貿易中地位的逐步上升,東京外匯市場也日漸壯大起來。
90年代以來,受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影響,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一直處於低迷狀態。東京外匯市場上的交易以美元兌日元為主。
日本是貿易大國,進出口商們的貿易需求對東京外匯市場上匯率的波動影響較大。由於匯率的變化與日本貿易狀況密切相關,日本中央銀行對美元兌日元匯率的波動極為關注,頻繁地干預外匯市場。這是東京外匯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
Read more...
美元成為世界性的儲備和清算貨幣:
二次大戰以後,隨著美元成為世界性的儲備和清算貨幣,紐約成為全世界美元的清算中心。
紐約外匯市場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是世界上第二大外匯交易中心。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美元收付通過紐約的「銀行間清算系統」進行,因此紐約外匯市場有著其他外匯市場所無法取代的美元清算和劃撥的功能,地位日益鞏固。
同時,紐約外匯市場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它對匯率走勢的重要影響上。紐約市場上匯率變化的激烈程度比倫敦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美國的經濟形勢對全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美國各類金融市場發達,股市、債市、匯市相互作用、相互聯繫;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主的投機力量非常活躍,對匯率波動推波助瀾。因此,紐約市場的匯率變化受到全球外匯交易商的格外關注。
Read more...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由高至低依次為:
1.中央銀行:
當今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外匯市場是完全自由競爭而沒有政府監管的,因此各國的中央銀行可說是其外匯市場的最後依賴者(last resort) 。
各國政府經常透過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改變匯率、及代理政府進行國際交易活動。因此,各國的中央銀行對其外匯市場具有絕對的影響力,而經濟力量雄厚的先進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對國際外匯市場亦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國際外匯市場金融秩序能否穩定,取決於各國的中央銀行能否同心協力、步調一致。
在外匯市場上,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之間,通常也是透過外匯投資銀行、經紀商來互相交易。
2.投資銀行、外匯經紀商:
有些銀行或公司專門從事和商業銀行之間買賣外匯的業務,為外匯投資銀行或外匯經紀商(broker) 。
外匯投資銀行、經紀商主要的功能是作為商業銀行之間外匯買賣的合作者,其與最後外匯需求者與供給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外匯投資銀行或經紀商來 拋售補充其外匯頭寸。在世界主要的外匯交易中心(如紐約、倫敦),外匯經紀商的數目並不多,投資銀行的數目就更少,但彼此之間的競爭往往相當的激烈,所以每單位利潤很小,但由於交易金額龐大,因此總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
由於外匯投資銀行、經紀商的角色為最符合商業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其本身並不需要擁有任何的外匯,因此可免於匯率變化的風險。相反地,商業銀行扮演的是外匯交易者(dealer)的角色,必須擁有外匯,因此必須承擔匯率變化的風險。
3.商業銀行:
各國的商業銀行通常都有買、賣外匯及承辦外匯存款、匯兌、貼現等業務,再加上各國商業銀行之間彼此互有業務來往,各國及國際的外匯市場因此能夠以商業銀行為媒介,而使外匯交易活動順利進行。
商業銀行是外匯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也是進行外匯交易最主要的地方。銀行挂牌交易的外匯,同時報出買價與賣價,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差額稱為差價(spread)或交易差額(trading margin),這是銀行通過外匯買賣來賺取利潤的主要途徑。
4.貨幣的最後需求者與供給者:
如進、出口商、旅行者、留學生、投機者、移民者、投資者,由於這些人交易的金額通常不太大,因此又稱為零星買彙者 (retail consumers)。
這些參與者很少直接進入外匯交易市場,通常是通過商業銀行進行外匯買賣活動。
投資外匯吸引力?
人為操控機會少: 由於流通性高較容易進行做風險管理,亦較容易作出投資策略。
市場交投量高: 外匯市場是全球交投量最大的金融市場。每日成交量達30,000億美元。
入市機會較多: 由於外匯交易可以選擇買入或沽空,所以不受牛市或熊市限制,入市機會亦自然較多
交易時間: 外匯市場是一星期 5 天, 每天 24小時運作,
交易更具彈性市場透明度: 市場透明度高。
投資報酬率較高:匯率變動較小,年度平均波幅為20-30%,每日振幅0.7-1.5%左右。
運用保證金交易:只需5%的必須保證金就可以獲得100%的交易額度,其餘閒置資金可作投資預備金或其他途徑使用,資金周轉調度靈活。
以投資立場來看,全額交易報酬率較低(扣除通脹及利息),而透過保證金的倍數效果,不但放大了投資利潤也放大了圖表行情,使得匯率變動就像放到顯微鏡下,更為容易判斷與分析。
靈活性強:外匯保證金交易採取詢價方式交易,由(投資)銀行(經紀商)同時報出買價和賣價,
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可以充分運用停(止)損(失)定單、限價定單、假設完成定單以及選擇性定單,在任何時刻進入或退出市場,也可以隨時改變策略。
每天24小時的交易時間,投資者只需考慮價格是否滿意,而不用擔心買不到或賣不掉。
雙向獲利、交易迅速。
可以在每個交易日24小時任何時刻進入或退出,也可隨時改變策略。
投資者只要透過互聯網、電話或傳真,即可在點擊瞬間完成交易。
外匯交易的成本除了詢價之買賣價差(Spread)外,外匯保證金交易手續,低廉的交易費用、有利於瞬息萬變的外匯市場短線進出,更有利於中長線的波段交易。
投資風險可控,交易方式靈活:交易指令有市價定單、停損指令、限價指令、選擇性委託定單(OCO)、假設完成定單,可以有效控制風險及保護收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