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的貨幣政策
寬鬆的貨幣政策
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採取像降低重貼現率與法定存款準備,或者在公開市場操作贖回債券釋出資金等方式,藉以提高貨幣供給成長率,增加市場的可借貸資金,應付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刺激景氣。
當中央銀行決定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時, 對於外匯市場的影響可以從國際收支帳中的經常帳及資本帳來加以探討:
1.站在資本帳的角度:降低利率減少了外資存放於本國銀行生息的意願,而可能將資金轉存到其他幣別的帳戶,對本國的貨幣來說偏向利空;但降低利率可能會使股票、債券價格大幅上揚,吸引外資投入本國的股市、債市,此時對本國貨幣需求的增加,可以抵銷一部分降息對匯價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2.站在經常帳的角度:利率的降低可以刺激本國的景氣成長,提高國民所得,增加消費支出,因此對進口品的需求也會增加,從而使淨出口金額減少,對本國貨幣來說是趨向貶值。
在國際匯市的實務上,主要工業國家調低利率時, 對該國的貨幣多偏向利空。
不過並不是沒有例外,1995 年起德國一連串調降利率的動作在當時並末使馬克走貶,反而因美國股市下跌,資金轉注歐洲股市而受惠走強。一直到1995年10月以後,德銀連續降息,才成為投機客放空馬克的藉口。然而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股市正開始長波段的漲勢,使資金回流(由1995 年10月份至1996年2月份,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1千多點)所致。
故降息對匯市的作用,有時還要合併考慮股、債市的資本移動所產生的效果。當然,影響的程度多大,也要視該國的股市規模,及對外的開放程度而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