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透過一些工具來增加或減少民眾所持有的現金及存款總數,包括調整重貼現率和存款準備率,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等, 以達到刺激景氣發展,或者是降低物價上漲壓力的目的。

當一個國家面臨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必須想辦法採取一些必要的政策來刺激景氣; 相反地,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快、過熱,有引發通貨膨脹危險時,政府也要設法加以抑制,減緩經濟成長的速度。

大抵可以分為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兩種。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了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 進而對經濟產生刺激或抑制作用的政策,包括調整重貼現率、存款準備率、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

調低重貼現率、降低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率,或在公開市場買回債券、釋出資金等動作,都是為了增加市場的貨幣供給成長,以降低市場利率,刺激民間的投資及消費意願,也就是刺激經濟景氣的成長,這種政策稱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如果政策的方向是調高重貼現率、提高法定存款準備率,或在公開市場賣出債券,吸回資金,則是為了減緩貨幣供給的成長, 提高市場的利率,冷卻過熱的投資消費,以降低因為社會總需求大過總供給所可能造成的通貨膨脹危機, 這種政策稱為「緊縮的貨幣政策」。

對外匯市場來說,一般人會較注意中央銀行對主要利率(如重貼現率、證券質押利率、主要借款利率等, 因國而異)的調整行動,較少注意存款準備率的變動。

至於公開市場操作,一般較常注意是德國央行的操作行動,德國央行每週三會進行例行性的公開市場操作,其中附買回協定利率(repo)的動向是市場判斷德國央行是否會在雙週例會中調整利率的主要依據之一。

追蹤者

  © Blogger templates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